“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
交 流 发 言 材 料
2019年4月
目 录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
4.中国农业大学
5.中国传媒大学
6.中国政法大学
7.天津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江苏省教育厅
10.陕西省教育厅
聚焦新时代新使命 推进卓越本科教育
北京大学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大学把2019年明确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把本科教育作为北大一切工作的根基。近期,连续召开了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科技创新大会。全校师生两千余人次参与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明确了五个关键问题。
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德与才、体与魄、知与行、传承与创新、志向远大与脚踏实地、个性发展与责任担当的六个紧密结合,实现“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教育理念。
二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校园、教室的物理边界逐步被打破,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是新知识、新思想往往产生在学科交叉领域,要突破现有学科格局,促进跨界融合,凝练文理医工农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四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社会思潮交融碰撞,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又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是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大学的延伸。本科教育改革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改革。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内涵式发展。
围绕五个明确的关键问题,北大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进行了以下四项探索。
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在综合改革中,首先是学校要加大投入,其次是引导和督促院系将精力和资源投向本科教育,明确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参与立德树人工作,教授带头上本科专业基础课、带头参与学生指导。落实本科生导师制,试点师生共同学习探索的书院制,开通师生交流网上预约系统,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找到“引路人”。全面实行本科生“双班主任”制,书记、校长和院系领导、机关干部深入到学生中间,兼任班主任,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二是推动本科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我们处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为此,我们推广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班、读书班、混合式教学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将理论学习与实验、调查、实习等环节紧密结合,让学生懂世界、懂中国、懂社会,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融入社会发展主流。
同时,调整学分比例,把专业核心课做得更凝练。打破专业、学科、院系、学部的边界,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实现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充分激发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是将新兴交叉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新兴学科与本科教育紧密结合,成立文理工兼容并重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法律、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学科和理工医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进一步优化跨学科、整体性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开设整合科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等10余个跨学科专业,精心设计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等5个跨学科项目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加强本科课程和教材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好每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内容、讲授方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建设目标,严格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全力打造精品课,推动优质课程的慕课化。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以专业核心课为主体的“嵌入式”辅修项目和高水准双学位项目,推动双学位或辅修课程与主修课程的同质化管理。修读双学位(含辅修)的学生从2014年的1556人下降到2018年的1101人,但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支持教师编写精品教材,2000年以来累计资助近千项教材编写项目,一大批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调整课堂规模,50人及以下的课堂数量增加至1700多门,强化了教师的指导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抓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本科教育体系。
培养拔尖人才 提升育人高度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清华大学在2009年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简称学堂计划),建立了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2017年又建立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目前每届约170人。十年育人、成效显著,初心不改、追求卓越。
确立拔尖人才培养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明确“领跑者”的理念。学校把学堂计划作为人才培养特区,也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区,旨在通过大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力求小班化和多样化,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研究型教学与学习。十年来,开设120余门特色课程,既有挑战度大的基础课程,也有为培养复合型学术人才打造的交叉课程和提升科研能力的实践创新课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堂计划经常性举办学术活动,首席教授、专家学者、学生自己都可以成为主角,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支持学生依托高水平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独立撰写研究计划并进行英文答辩。组织学术年会,由毕业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健全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和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志趣和发展潜质,实行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将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最优秀学生选入“学堂计划”。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为各参与项目分别设立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国内外优秀授课教师参与学堂班课程讲授或做学术报告。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注重全面成长。学校开设由首席主讲的通识课程《学术之道》,通过首席教授讲授自身学术道路,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志趣和理想。开设《科学革命名著选读》和《本科生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小班课程。在开班典礼、奖学金颁奖仪式、集体实践活动、“学堂计划”荣誉证书颁发仪式等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国际视野。利用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等,选派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截止2018年7月,共资助学堂计划学生海外研修约1400人次。近五年来,学堂计划学生海外研修比例接近90%,明显高于全校本科生的平均比例,其中化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学生海外研修覆盖率达到100%。
发挥拔尖人才培养示范作用。学堂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获得了教育界的肯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在2010年8月计算机学科的国际评估中,被国际评估专家评价为“拥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2017年11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清华大学本科教学进行审核评估,专家组给予学堂计划高度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流的本科项目”。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把学堂计划积累的经验向全校推广。倡导一流学者上讲坛,鼓励高素质教师投入教书育人。现在80%左右的长聘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其中约30%是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同时,学校鼓励长聘教授担任班主任工作,2018年全校班主任中长聘副教授、长聘正教授教师达到36.2%,比去年提高约13%。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挑战度,2018年,学校在本科生大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中评选标杆课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校整体课程质量的提升。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学堂计划日臻成熟,培养的学生展现出追求学术理想、勇攀科学高峰的良好风貌。今后,我们将按照教育部“拔尖计划”2.0的统一部署,持续将学堂计划推向深入,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育人高度。
培养能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未来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实施“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第一、构建能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新时代,新要求。面向党和国家战略需求,根据科技和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独特定位,北师大不断构建卓越教师核心素养体系,培育有道德理想、有教育情怀、有人文与科学素养、有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未来卓越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打造能面向未来的本研一体化卓越教师课程体系。根据卓越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北师大突破传统师范专业框架,努力建设新型师范专业与相应的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系统设计本研一体化和阶梯性的课程模块,探索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将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融于育人各环节。
第三,建设能面向未来的智慧育人环境。未来的教育是智慧环境下的人本教育。学校不断加大智慧条件建设和制度保障,建设情境感知、智能管控、自适应的智慧教室;充分发挥未来高精尖中心、智慧学习研究院等平台优势,汇聚国内外优质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泛在、开放、分布式、自组织的教育资源与服务;推进基于大数据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为师生营造虚实结合、沉浸式的智慧育人环境。
第四,提升能面向未来的教师育人能力。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未来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此,师范院校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关注教育领域在理念、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新趋势,更深入地认识当下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新需求;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精准教研,改变传统讲授模式,实施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方式;探索情境化、社会化、适应性的泛在学习模式。为此,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不断构建新型的教师培训体系,帮助教师养成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教育素养、熟悉数字化资源的有效使用方法,形成合法用网的行为习惯。
学校将进一步聚焦本研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培养更多能面向未来的大国良师,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北师大的独特贡献!
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培养拔尖创新农业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在变,社会在变,农业在变,高等农业教育也要因时而进、应势而谋。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新的视野推动“新农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瞄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开启了“新农科”建设探索,开展了“双一流一卓越”工程,努力打造一流专业,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是着力培育学生爱国爱农情怀,致力服务乡村振兴。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三三制”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设立“专业课发挥思想政治功能”教改专项,将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育人大纲。把“一懂两爱”教育“入方案、入课堂、入实践”,开设“大国三农”系列核心通识课,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思政实践教育体系,引导青年学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二是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致力服务现代农业。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对标农林三级认证标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金专”。农学专业率先通过三级认证,植物保护和园艺专业成为首批通过中俄联合专业认证的农林专业。顺应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改造涉农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等通识课程建设,加大数理化生等基础课程挑战度,增加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比重,大力发展农科慕课,打造“金课”。主动应对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前瞻布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推进大部制改革,统筹专业设置和人才大类培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以科研促教学,引导院士和科研杰出教师带头建设本科核心课程,超过50%的本科生进入各级各类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项目覆盖率接近65%,依托科研项目撰写毕业论文比例达53%,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整体谋划创新创业工作,着力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以协同促育人,大力开展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协调共享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发起并支持如奶肉牛人才培养“牛精英计划”等一批农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着力强化学生引领行业的实践能力,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将肩负起时代赋予高等农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发展“新农科”,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弘道崇德 守正创新
全方位培养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面对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需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领文科创新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坚持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的、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一是找准“四个一批”发力点,优化一流本科专业布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主动应对媒体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传媒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立足学校发展特色和专业优势,创造性实施本科专业“四个一批”建设,即“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全面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小逻辑”。 2018年,关停并转了8个专业,注销了15个专业,升级改造了数字媒体技术等45个专业,重点建设了新闻学等24个专业,规划了大数据与智能媒体等新兴专业及方向,切实把强化专业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抓实抓好。
二是扭住“五个一”工程总抓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启动“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建设工程。改进招考方式,改革重“中段”忽略“上段”的选拔弊病,推动一流生源遴选。实施名师培育工程,以精品课程、优质示范课程、双语课程等塑造一流师资,打造“院级-校级-市级-国家级”四级教学名师梯队。实施“名课计划”,引入智慧教学工具,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淘汰“水课”、打造一流“金课”。出台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完善一流教材建设机制。创新内设机构,在教务处下专门成立专业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科,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流毕业生。
三是聚焦“六个维度”着力点,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一用马克思主义铸魂,率先构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二用爱国情怀强基,赴延安、阿坝等地开展国情教育,创建百家“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三用人文素养修身,建设阳明书院,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传媒教育厚度。四用国际视野拓界,建设“全媒体+国际+多语种”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拓展传媒教育广度。五用特色项目托举,依托北京文化公益短视频、服务视障人士释读电影的“光明影院”等项目,强化学生使命教育。六用未来媒体创新,建设“智能融媒体重点实验室”,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积极应对全媒体时代新挑战。
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学校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打造新闻传播“金专”“金课”,引领推动新文科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铸魂 明法笃行 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法治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面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健全人格教育观为理念,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学识丰富、能力卓越、智慧睿达、身心健康的法治人才,探索形成了具有法大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立德铸魂,夯实法治人才的德性基础
德为法之魂、法为德之器。学校把厚德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采取了一系列相应举措。我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面向全体法学专业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通选课,开设“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规划建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法学教材·法学方法与能力素养》两套系列教材。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法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公益服务精神教育,在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公益学分,在公益实践中培养学生“经国纬政、法治天下”“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使命感和情怀。
二、坚持明法笃行,提升法治人才的综合素养
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法治实践也在飞速发展,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和权益保障有了新期待,科技进步对法律实践提出了新挑战,这些都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法大顺应时代要求,应势而变,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此助力新文科建设。
一是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立体式课程体系。法大在建设高质量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全面培育有灵魂的文化素质课和独具特色的案例、研讨、实务课,创新开设国际课、创新创业课、微课、跨国在线同步课等特色课程。
二是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强化同步实践教学。我们把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从传统的先后关系跃升为同步关系,把实践教学从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手段上升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抓手,从培养的末端环节延展至培养全过程。法大建立了模拟法院、模拟互联网法院、模拟检察院、模拟公安局、模拟律师事务所,开设相应的司法实务课,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全流程仿真模拟法律实务工作。创设了原始案例卷宗副本阅览和动态庭审同步直播观摩体系,建立了即时共享的司法资源汇聚平台,让全国最优质的司法资源第一时间转化为教育资源。
三是推动法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法大不断加大教学环境建设各项投入,集中打造了智慧教学楼,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云平台、课外学术资源平台、在线网络课程学分修读平台,为学生营造了覆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学辅学的多维度智慧学习环境。
新文科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秉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砥砺前行、不辱使命,为全面服务法治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大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高等工程教育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新工科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奋进之笔”,是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是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天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十年改革实践,藉新工科实现由 1.0向2.0的跨越。
一、深耕形成“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正式拉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幕。十年来,天津大学共21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计划,参与学生13000余人。建立了“一个根本(立德树人)、两个聚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三个面向(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大目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X(实现路径)”的“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该模式自嵌范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新工科建设。
二、以新工科为抓手迈入“改革催新”人才培养新阶段
天津大学以新工科架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1.0到2.0的跨越之桥。坚持“问”中“行”。首倡“新工科建设路线图”,携手61所高校提出“天大行动”,围绕“天大行动六问”,实施全体系、全类型、全层次新工科教育。推动“老”生“新”。精准把握“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设置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主动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实施“产”联“学”。与恩智浦、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新工科实验班,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推进“跨”中“融”。打破专业壁垒,改变以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建设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构建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
三、以“天大方案”推动形成工程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构建新工科“学校-天津-全国-世界”四级实施体系。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交流基地——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发起成立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国际新工科教育联盟等,统筹推动新工科建设。发布实施“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CCII”。发布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卓越目标为导向、以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为依托、集合3类5种项目-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Coherent-Collaborative-Interdisciplinary-Innovation(CCII)。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建设“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未来健康医疗”“未来智慧化工与绿色能源”等校院两级培养平台,推动形成以毕业生培养质量与教育模式可复制性为核心追求的“天大新工科教育价值观”。
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天津大学将深入实施“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为世界工程教育改革贡献“天大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
创新是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DNA”。保障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医学教育必须创新求发展;顺应奔腾而至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医学教育必须创新谋发展。大力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上海交大医学院始终坚守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医教协同,积极探索实践新医科建设发展,着力培养医德高、能力强、敢创新的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
第一,融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为一体,塑造医德之魂。医学教育,德育为先。交大医学院始终传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与“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品格,不断加强与交大校部的有机融合,建立本-研互动、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互动的“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以名师名家名医与学生辅导员“双师联动”为抓手、以院史馆为基地、以品牌讲座为依托、以原创话剧为载体,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推动名医大家上讲台、下临床、带实验、授技能,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贯穿于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
第二,建机制促整合,夯实能力之基。医学教育,能力为重。交大医学院不断夯实医教协同机制,大力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建立了10余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积极开展基于问题、基于临床案例、基于研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改革;大力推动基础课教师、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师资队伍整合,实施以“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为核心的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引导专职教师、临床医师、科研人员积极投身教学,同堂上课、共同参与;大力推动临床医院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让临床医学教育不断线,临床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第三,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医科发展之路。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和高精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交大医学院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健康服务新需求,紧密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大力促进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通,前瞻性探索和实践了“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全国范围内招录理工科优秀本科毕业生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模式培养,在交大致远荣誉计划中设立了“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开设和规划了大数据分析、医用机器人技术等医工、医理交叉课程20余门,加快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医学人才。
新时代新起点,交大医学将不忘初心,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理念,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加快新医科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教育厅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江苏坚持“以本为本”,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启动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投入约5亿元,已累计投入18.77亿元,共建设258个专业。
一、品牌专业首期工程成效显著
首期“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于2015—2018年实施。坚持“顶天立地、特色发展、分类建设、示范引领”的基本原则,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四年来,围绕“建设一流专业、造就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了一批优秀课程,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惠及面和影响力。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与品牌专业相关的项目有45个,占全省71%;有69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占全省54%。
二是引领了高校的整体专业建设。在品牌专业的引领下,高校普遍根据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方向,根据区域和专业分类提出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行业企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通道,重点发展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对接国际认证,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积极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临床医学认证等;截至到2018年中,江苏已有108个理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占全国12.8%。
三是强化了顶天立地意识和标杆意识。既瞄准国际国内标杆,培育领先优势,也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持。据统计,有97%的品牌专业对标了国内标杆专业,35%的品牌专业对标了国际标杆专业。通过举证优势与差距,找准定位,特色发展,重点突破,致力于从模仿追赶向并行领跑迈进。
四是提升了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本科188个品牌专业涵盖了全部专业大类,理工、社科、农医的比例为6:3:1,契合了江苏省“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从区域分布看,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品牌专业布点均与当地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
二、持续打造江苏一流专业
2019年,江苏将继续实施品牌专业二期工程。
一是高起点定位,聚焦优势特色和竞争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需要,面向“四新”建设,遴选增列一批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具有江苏特色,在世界同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品牌专业。
二是高水平规划,聚焦分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是系统工程。宏观方面,重点是做好全省“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大学、应用型本科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品牌专业规划和目标定位;中观方面,关键是引导高校完善专业建设机制,以品牌专业示范引领、协同提升,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展;微观方面,重点是做好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创新创业等各质量内涵要素的协同推进和共同提升。
三是高标准投入,聚焦贡献度和显示度。江苏省委省政府将继续以每年5亿元的标准支持品牌专业建设,强度不变,要求更高,有为求有位。要求品牌专业既要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一流人才的贡献度,也要有在“六卓越一拔尖”、专业认证、“金课”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显示度。
陕西省教育厅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化教育改革、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深入到课堂层面。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创造性实施“四个一流”建设,推出“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守好课堂主阵地,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一、开展“一课两赛三活动”,推进课堂革命行动
“一课”,即打造陕西“金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3个省级高等教育MOOC中心,支持成立爱课程西部中心、卓越农林在线课程联盟,推进在线课程及平台建设、资源应用与研究。立项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5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8项,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5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4项。我们还将专项开展创新创业类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
“两赛”,一是创新开展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全省高校3千余名思政课教师、近万名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力打造全省高校“大思政”教学育人体系。二是率先开展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新,覆盖所有本科高校,3万余名教师参加,省内外12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摩学习。
“三活动”,一是举办陕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将课堂搬到祖国大地上,建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基地6个,融合红色基因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等五大元素,形成实践育人新模式。此项活动得到总书记的回信鼓励。二是开展陕西高校课堂教学观摩周活动。全省2000多人次教师现场观摩了陕师大42门原生态课程。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讲授示范课,既有“黑板+粉笔”的传统板书,又有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阐释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内涵,展示了翻转课堂、信息化课堂、混合教学的风采。三是召开教学创新管理现场观摩活动。全省高校现场观摩了西安交大利用教育大数据创新课堂教学反馈、评价、共享的新模式,并在全省高校进行推广,取得较好效果。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合力推进课堂革命
以“双一流”“双万计划”和我省“四个一流”建设为引领,开展教材、名师、教改、成果奖等项目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合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四个带动”。一是以一流教材带动一流课程建设,2018年评选省级优秀教材123种。二是以一流师资带动一流课堂创建,实施“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引领计划”,2018年评选省级教学名师107名。三是以教改项目带动课堂改革,2013年以来累计立项省级教改项目1013项。四是以优秀成果带动教学水平提升,评选省级教学成果奖239项;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陕西高校获奖42项,居全国第3。
三、强化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引领课堂革命
我们提出了“五五”要求,即教学成果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级奖,要在省内5所以上高校推广应用,每个高校要推广应用5项以上教学成果奖;每所高校邀请5名以上教学名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和首届“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开展教育教学报告、示范教学;教学名师、获奖教师要在5所高校开展5次以上示范教学。
课堂革命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部署,落实“四个回归”,为推进课堂革命、培养卓越拔尖人才贡献陕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