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研究
训练与研究>学院首页

培养强国之师 夯实复兴之基

秦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先后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进动力。

当前,我国用世界平均水平的财政投入强度,构建起将近1900万人的专任教师队伍,有力支撑起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面对“两个大局”带来的深刻变化,面对第四次教育革命引发的全新浪潮,面对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教育期盼,我国走上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教师队伍也面临着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的战略转型。

具体而言,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关键主体,是培养优秀师资的主要阵地。受师资力量、教研水平、办学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总体办学质量还未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严重制约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力推进师范院校高质量教师教育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当务之急。

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思政格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立身之本、师范人才培养的首要职责。这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要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为谁培养教师”。唯有构建具有中国底色、师范特色、育人本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同心协力、同频共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实现人人都是育人主体、时时都是育人契机、处处都是育人载体,才能引导广大师范生群体传承“教育家精神”,将教育初心、教育情怀、教育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打造多元开放贯通的培养模式。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质量提升的根本依托。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要瞄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培养目标,理顺师范类课程教学的外在逻辑、内在结构和本质追求,找准优秀师资培养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立足点。唯有打造多元开放贯通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兼顾教师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大课程体系,在知识体系上囊括教育信息技术手段、高超教学艺术水平、扎实学术科研本领三大重要方向,在培养策略上有机衔接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大教育层级,在评价方式上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期初、期中、期末”“学前、学时、学后”三阶段一体化,才能为未来教师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的治理体系。教师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新时代高等师范院校推进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提高未来教师队伍质量的根本保证。唯有不断优化管、办、评三者分离的教师教育治理体制,健全政府、学校、社会三方良性互动的教师教育治理结构,提升决策管理者、教师教育者、接受教育者三方协同合作的教师教育治理力量,确立包含教师资格标准、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等要素在内的教师教育保障体系,共同建构起高质量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样态,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育治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激活教师教育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内在动力源泉。

注重全体师范院校的协同发展。在目前参与教师培养的200多所师范院校、500多所非师范院校中,地方师范院校占绝大多数,是我国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部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既不利于高质量的师资供给,也不利于教师教育的长足发展,更不利于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完善。唯有从宏观上统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区域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从中观上深入挖掘特色优势资源作为师范院校组团特色,从微观上建立定期交流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专业项目机制等工作抓手,才能真正破解激励机制不足、监督机制不全、推进机制不够等师范院校协同发展问题,从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学校治理三个维度整体提升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愈加凸显。师范院校要切实担负起办高水平师范教育、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使命任务,努力推动教师教育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40226